中国女篮vs塞尔维亚:不同时代的版本

pe (24) 2024-08-07 22:17:39

中国女篮vs塞尔维亚:不同时代的版本

中国女篮以59-81输给塞尔维亚队:第二节36-35领先,22分钟后被塞尔维亚队以23-46击败。

缜密的进攻被快速经过的球迷粉碎。

进攻端,塞尔维亚利用威力强大的安德森爆能枪直接攻击处于尴尬位置的杨利伟,为其身体拼命。

防守方面,上一场中国队出现了23次失误,塞尔维亚队想必也看到了。 今天开局,塞尔维亚逼迫中国队出现两次失误。

——“篮球失误”一词是指不投篮而丢球的权利。 事实上,这有点片面。 这很容易思考。 他们没有注意,但事实并非如此。 打个比方,上赛季NBA失误首领是卢卡·东契奇,但如果我防他一千个球,卢卡闭着眼睛绝对不会犯一个错误:失误与对手的防守压力密切相关。

压半场甚至全场,切断传球路线,进攻球,积极包夹球; 球到达罚球线以下后,直接开球; 弱侧复查还有一个特殊安排:退役期间,不止一次用181厘米的前锋诺伊奇迎战王思雨,不让中国女篮加速前进。

塞尔维亚队上半场犯规15次(中国队7次),让中国队罚球19次。 李梦上半场3投0中,罚球4中。

这种感觉已被身体战斗所侵蚀。

上午9点12分,黄思静和韩旭进场。 塞尔维亚全场紧逼,中国女篮不得不用李梦持球。 黄思静高低衔接,将韩旭喂进篮下得手。 但之后就没有配合了,于是韩旭在三分线外两次得球,一次三分球,一次篮下投篮。

机会时不时出现:塞尔维亚逼近底线进攻,慢速转身后,黄思静和韩旭各追上一记三分。 但韩旭显然不在最佳状态:她先是被斯坦科维奇从背后打,然后又被卡塔尼奇叫来进行挡拆上篮。 我很怀疑韩旭的腿脚会不会受伤。 他的横向移动绝对不像两年前在场上奔跑如风。 一个小证据如下:当韩旭在场上时,中国女篮总是以强方替补的身份进行比赛,即不止一次当韩旭走上罚球线时照顾蒂娜·克拉兹尼克。 接替韩旭的是黄思静。 正值健康巅峰的韩旭,一个人就能覆盖禁区。

中国队又一挫败:孙梦然上一场首发,今天后卫线很少持球,体型变化灵活,但黄思静作为替补出场球队上半场的头号进球。 还有四分十二分半钟。 下半场,黄思静在两分钟后就急忙上场。

黄思静打了25分钟:需要她保持高度和空间吗?

上一场打出统治力表现的李月汝今天3投2中拿下8分。 并不是她不想投篮,塞尔维亚今天的防守轮换非常娴熟,李月汝的内切基本拿不到球。

第四节李梦右翼三分球是在“李月汝介入吸引塞尔维亚弱侧轮换”后差距明显的,但类似的机会并不多。

第三节,中国女篮三分球9中1,塞尔维亚三分球1中0——但这并没有阻止塞尔维亚打出17-11。 没有他:塞尔维亚不够大,但他可以打出称职的突破点和突破。 约尔杰维奇可以在岳茹和韩旭离开禁区后内切杀入篮下。 中国女篮只能想办法内攻外攻,但外线终究是比较弱的。 第三节,4分钟内比分定格在48分。 最后,王思雨突破,让吴桐桐内线得分。

然而,第四节一开始,安德森冲到篮下,在月如这边得手。 随后塞尔维亚前场三分命中并断球上篮,领先16分。

中国女篮没有安德森这样的突破型球员。

随后的几场比赛,李蒙和黄思静勉强命中三记三分,但黄思静神奇的三分篮板将比分追至59-72。

她和李梦带球没能打通,黄思静被迫独自带球。 这其实就是今天中国女篮进攻的缩影:

岳茹被切,全场只有3次投篮机会; 全队的三分基本都是塞尔维亚轮换失误,依靠无球跑动获得三分机会,大概只有杨利伟的发球。

反观爆发力十足的塞尔维亚安德森拿下15分,随意冲向篮下; 乔尔杰维奇积极内切,扬科维奇反击抢断无数篮筐,拉卡基本扮演了黄思静空位进攻者的角色。

蒂娜·克拉克斯尼克比月如矮10厘米。 她在篮下不是月茹和韩旭的对手,但她有中距离投篮,前场篮板(5个),还有投篮空间。 让乔尔杰维奇躺下,她熟练地转身勾球。 她(与扬科维奇和拉卡一起)让塞尔维亚打出了轻松的篮球。 没有身高? 只要通道被堵住,巨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昨天,法国男篮双塔被河村的日本挡拆打得目瞪口呆; 今天,中国女篮的双塔在安德森的进攻和克拉辛斯尼克的支援面前显得束手无策。

上一场对阵西班牙,失误23次,但球还能给岳儒,今天李梦能把球传到空位,岳儒直接被断球; 从及格线上,只能指望运气押注三分。

无论终结者有多出色,这都是一个需要持球前锋+空间挡拆来发起进攻的构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