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有关。重耳在流亡期间,生活极其艰苦,甚至到了饿昏过去的地步。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随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成肉汤给重耳食用,使他得以恢复体力。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并成为晋文公,但他忘记了介子推的恩情。介子推不愿接受功名利禄,带着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感到非常后悔和伤心,他下令放火烧山,希望找到介子推。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示对介子推的纪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并。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左右。除了扫墓祭祖,清明节还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会在这段时间里欣赏春天的景色,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此外,清明节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天气清朗,万物复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