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连续计算法。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方式,适用于职工在不同单位之间的工作时间没有间断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位职工在甲单位工作5年后调到乙单位工作5年,那么他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总工龄为10年。
- 合并计算法。适用于职工因非个人主观原因(如用人单位调整)中断工作一段时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扣除中断的时间,将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如果一位职工因精简退职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来重新参加工作,那么他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 工龄折算法。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人。例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按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工龄。
此外,工龄的计算还与个人的缴费年限有关。在中国,一般工龄指的是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龄的计算精确到月,在养老金上调时,按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