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期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即动植物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某种生命活动现象的日期。例如,植物在春季开始萌芽生长,至秋季落叶前为生长期;树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期。物候期的观测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期不仅反映了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也体现了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例如,植物的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都称为物候期。这些物候期的顺序性和重叠性,即每一个物候期都是在前一个时期通过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又为下一个时期作准备,在同一树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几个物候时期。
影响物候期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高度、海陆分布、地形等。例如,海拔在地形、区域小气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地域分异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如新疆不同生态分布区植被的物候期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和垂直带性。此外,不同的地形、温度、光照、降水等环境因子均可影响物候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