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是中国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先确保国内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然后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
“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合理的,因为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需要先解决内部问题,如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定等,才能集中力量对抗外敌。然而,这一政策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它被认为忽视了对外部威胁的应对,导致在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转化时,国共双方逐渐演变为合作抗日的过程。
此外,“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它强调了稳定和团结的重要性,但错误在于蒋介石在实施这一政策时的决策,如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抵抗日本的侵略,而是错误地强调“攘外必先安内”,这导致了东北三省的迅速沦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