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持械伤人宾利车主已被抓、#路怒症# 登上热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谢丽丽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活中开车“斗气”的行为十分常见,除了一些人本身存在素质、道德问题,很多情况是由于情绪引发的,即“路怒症”,医学上称之为阵发型暴怒障碍,这里特指开车时因交通堵塞或不理解其他司机的驾驶行为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路怒者”可能会出现强行超车、骂脏话等过激反应,甚至可能攻击其他车辆或司机,由此把不良情绪转移至别人。上海一项数据显示,私家车司机出现路怒症的占44.4%,而长途司机由于驾驶时间长,导致疲劳感强、压力大,出现路怒症比私家车司机约高出2倍,占80%。谢丽丽说,“路怒症”看上去是一种心理问题,但背后不只有情绪控制能力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压力、路况、天气等因素影响,究其本质,还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只想得到“即时满足”,而忽略了道德法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建议“路怒族”通过以下方法改善:深呼吸。如果今天过得很糟糕,开车前不妨先进行深呼吸,如无法缓解,建议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绝对不能开车。嚼口香糖。开车时嚼口香糖等可转移注意力,帮助抚平情绪、缓解压力等。规划好路线。开车前查看路线,避免严重拥堵,或改变通行时间,避开高峰。同乘人尽量不念叨。副驾驶或同乘成员不要因主驾驶的一些失误一直在旁念叨、指责,这只会加速情绪暴发的节奏。放松心态。接受因堵车、天气等带来的后果,如上班迟到、会议赶不上等,谨记安全第一,并尝试让自己放松下来,如听听广播音乐等。定期做心理测试。对于工程车司机,建议单位为其定期做心理测试,如发现员工情绪不对,应及时给予换班。长途司机应在驾驶期间定时休息,下车走动走动或做做伸展运动。驾驶者若经常出现焦躁不安、持续失眠等情况,或平时温柔细语,一开车就“骂骂咧咧”、十分急躁,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生命时报) 来源:
上一篇